中国民主促进会
【媒体聚焦】长江日报:加快全域旅游发展 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发表日期: 2018-11-02

今年,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出台全域旅游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市政协将《关于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确定为今年重点提案。如何加快武汉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魅力?10月29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组织相关委员和专家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面对面协商。来自市政协民进界别、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的十余位委员和专家,围绕“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彰显城市文化魅力”,从顶层设计、打造品牌、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本期“议政与建言”刊发委员和专家发言摘要。

挖掘资源凝炼特色

提升武汉长江文化旅游品牌

武汉轻工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程丛喜

重点建设和提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江文化旅游品牌。建议扩大江汉朝宗景区规划和建设范围,将整个武汉段的“两江四岸”纳入“江汉朝宗”长江文化旅游品牌覆盖范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充分发掘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凝炼文化特色,抓紧时间撰写一部真实、全面描写武汉长江旅游文化方面的书籍。

完善武汉长江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和体系。建设武汉长江游轮母港,以母港为中心,开发远程、中程、短程、近程的长江文化旅游产品。

加强武汉长江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选址建立“长江文明论坛”永久性会址和长江文明博物馆群主馆。

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武汉长江文化旅游品牌的营销和管理,策划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及体验型专项旅游产品。

总揽全局立足全体服务全程

打造高品质的全域旅游

市政协委员、陆家街中学副校长金绅

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我的建议概括起来“四句话”,即总揽全局,竭尽全力融合要有“硬指标”;立足全体,全心全意服务要有“新体系”;服务全程,全速超赶同类要有“尖板眼”;打造全域,全面提升品质要有“大目标”。

具体来讲,就是要以旅游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实现市场多元化;结合各种要素,开发设计全时段、全天候、全季节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顶层设计上,要让全域旅游成为武汉赶超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机制,实现管理高效化,统一构筑全域旅游品牌新形象。还要有全新的资源观,打破景区或行政区划分,实现“景观全域化”;并在全域旅游中融入智慧化服务,实现智慧精细化。

还要创新思路,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汉”品牌;筹备召开中部五省市文化旅游资源共享高峰论坛;做足水文章,盘活山资源,在“武汉情”上下功夫。

创新服务营销体系

促进我市智慧旅游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罗光伟

近年来,我市智慧旅游建设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建议:

创新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协作,保证旅游市场的有序运行。

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加快建设区域级的旅游大数据中心、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发挥区域大数据平台对全域旅游数据分析的支撑保障作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预定营销、行程营销、分享营销的效率,旅游产业通过智慧旅游平台,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使智慧营销模式更具精准性。

强化智慧旅游监管机制。构建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提升整体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进一步推进智慧旅游反馈平台的建立,增加旅游者信息反馈通道,不断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

做好“六要素”

打造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马威

发展全域旅游要系统规划、合理布局,让景区景点与服务有机结合,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要素入手,构建空间合理、产业联动、管理创新的全域旅游。为此建议:

空间构建要合理完善。补齐基础配套设施,包括环卫设施、休憩设施、智慧旅游设施、无障碍设施,为游客便捷出行提供保障。优化布局游客集散咨询服务设施,提高景区通达性。

产业联动要积极创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文娱品牌建设和相关产品开发,分步完成旅游要素供给足量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管理创新要内外兼修。对内,要构建起各部门协作联动的社会管理体系;对外,要吸纳社会力量,引入先进旅游服务业人才和企业,让群众成为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和评判者。要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对游客、商家、市民实现服务意识全覆盖。

出台专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高地

市政协委员、新洲区政协主席易金莲

乡村旅游担当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健康发展,建议:

出台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明确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主题创意农园等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采摘为主的初级阶段向休闲、度假为主的高级阶段迈进。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优质旅游景区。加大重点乡村旅游区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景区旅游线路循环畅通,推进停车场、导览图、指示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规范乡村旅游食宿接待标准。

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旅游管理人才,市区两级旅游部门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整体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效益。强化“旅游+”思维,以旅游提升传统农业产业,以乡村旅游引领产业经济发展。

成立协调委员会构建产业链

打造三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局产业发展处调研员盛从锋

成立“武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协调委员会”,实施“深度开发武汉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武汉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战略模式。

构建武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三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产品:环黄鹤楼古城历史文化区,以黄鹤楼为核心,以首义文化区和户部巷、昙华林民俗街区为两翼,主题定位——古城之旅;环东湖休闲文化旅游区,以樱花为卖点,整合武大樱花、东湖樱园、湖北省博物馆、东湖磨山景区、武汉欢乐谷和楚河汉街等环湖景区(点),主题定位——樱花之旅;汉口沿江原租界风情旅游带,以武汉天地或粤汉码头为起点,江汉路步行街为终点,整合武汉天地、汉口江滩、西洋建筑群、江汉路步行街以及吉庆街夜市等老汉口特色资源,主题定位——老汉口原租界之旅。

强化产业链整合与运营。举政府之力与社会之力重点扶持几个文化旅游上市项目。

加快武汉历史文化

呈现区域规划设计

市政协委员、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网球学院院长杨萌

建设历史之城,首先要尊重历史,只有唯一性的历史记忆,才能形成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品牌,建议加快武汉历史文化呈现区域规划设计:

重点打造,树立样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在铭记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名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大城市文化自信、精神传承的载体。建议重点打造、树立一个有规模、有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为后面的深入打造长江之心做开路工程。

建设南岸嘴中国近代工业遗址。利用现存汉阳铁厂遗物“定汉神铁”、专用码头两个巨墩恢复部分原厂概貌,同时筹备汉阳兵工厂的遗址建设,把南岸嘴观江平台建设融入其中。

恢复个别汉口水运码头原貌。可以利用现有码头,恢复近代码头运输装备,原汁原味,包括码头搬运工人的器械。

修订首义文化街区规划,使之成为集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美食为一体的辛亥首义历史文化大街区。

在盘龙城国家遗址公园

建设荆楚名人园

市政协委员、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

盘龙城遗址作为武汉城市之根,是武汉城市建设的源头,见证了武汉历史发展历程,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建议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荆楚名人园。

必要性:展现历史名人风采,弘扬悠久的荆楚文化;形成敬仰先贤之风,增强城市文化认同感。

可行性:在公园北部建设荆楚名人园,可与西部博物馆区、南部遗址重点保护区共同构成“品”字形格局,将更进一步优化公园布局,增加游客游览线路,提升景观效果;针对不同人物单元主题,公园将以雕塑和景墙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之建筑、碑刻等传统方式,并引入现代声光电和相关艺术的表现方式来展示灿烂的荆楚文化;在原有的景观基础上,配合荆楚名人园相关主题,对园路、绿化景观、山水湖泊进行合理的调整,湖泊湿地山水与古迹有机结合,共同构成风景秀丽的园林式景观。

打造地方特色旅游

加强东湖绿道传统文化建设

市政协委员、江汉大学法学院法学系主任、教授侯永兰

建议在尚未纳入东湖绿道三期规划的区域内集中打造传统文化特色旅游。比如,再造“老汉口”古镇,将“老通城”“四季美”“蔡林记”等传统饮食及文化引入;重建一条老“汉正街”道,再现“汉正街”的繁华与古朴。

还可以借鉴外地成功大型演出模式,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彰显武汉传统特色文化,提升东湖旅游文化内涵。

乘全域旅游发展东风

让文明成为一道风景

市政协委员、武汉深鸿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家兵

在企业诚信中建立旅游文明。对企业,不仅要从严执法,有力打击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还要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构建综合监管的大格局。

在文明游客中形成旅游文明。一方面用先进典型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广泛发现、推出和表彰游客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用惩戒约束刹住不文明之风,制定实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公布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黑名单”。

重视全域旅游软环境

建设管理

市政协委员、湖北凯安事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汉平

发展全域旅游要重视软环境建设和管理。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在法治建设、制度建设、执行力等方面下功夫,强化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在加强行业管理方面,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黑名单制度、公开告知制度、应急体系制度、价格公开透明体系制度、管理细则制度等,细节上处处展现管理能力和管理智慧。

把南岸嘴区块打造成

美轮美奂山水灯光秀主题公园

市政协委员、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徐双明

借鉴青岛市成功承办上合峰会、海上灯光秀的成功经验,把南岸嘴区块打造成美轮美奂的山水灯光秀主题公园。精心策划以天为幕,以龟蛇锁大江为背景,以知音为灵魂,以大桥为美景,游船与江水荡漾,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演绎巨型水上情景剧灯光秀,与两江四岸的景致融为一体。

每当夜幕降临,南岸嘴将如浩瀚的夜空,繁星闪烁,音乐婉转悠扬,仿佛人间仙境,到南岸嘴看情景剧灯光秀成为游客的向往和必到之处。达到如此效果,首先要让桥亮起来,做到一桥一景,各具特色;让山体亮起来,让山上山下成为灯的海洋;让标志性的景点亮起来,特别是黄鹤楼、晴川阁、电视塔要精心设计灯光。两江四岸要整体亮起来,形成区域特点,错落有致,竞相绽放。

推行智慧环保生态理念

完善全域旅游公厕设施

武汉道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成龙

将公厕等城市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城市用地规划,编制公厕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建设。在建设选型上,当前市场已有自持性强、可移动的新型智能生态环保产品,对此应积极引进,改变公厕严重依赖配套设施的建设现状。

在规划布局上,宜采用可移动的新型智慧生态公厕,将其与传统水泥建筑式公厕科学匹配建设。在公厕设计上,应改变千厕一面的现状,需与周边环境一致,不能因厕毁景、因厕破景。

本期策划: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民进武汉市委员会

文字整理:蒋太旭黄莉莉余玲

版权所有(c)武汉轻工大学党委统战部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电话:027-83955542 传真: 027-83955542

>